旧版回顾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传统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特色->传统文化->正文

打造“智慧课堂”,激发学生智慧

时间:2017年03月16日 10:40    来源:    作者:    阅读:

打造“智慧课堂”,激发学生智慧

 杨世海

怀特海说过:“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学校教育中怎样的课堂才算是智慧课堂?

一、什么是“智慧”

智慧是人们向往的人生境界,但智慧的内涵不容易解释,且不同的人对智慧有不同的理解。

《现代汉语词典》将智慧解释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这种解释相当简明,但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特色。《中学百科全书·教育学心理学卷》将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称为“智慧技能”,当然“智慧技能”不能完全代表“智慧”。

在教育代表作《教育的目的》中,怀特海提出,养成习惯去积极地利用已经透彻理解的原理,才是真正的拥有智慧。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戴维·珀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Future Wise)》一书中表示:智慧属于“民间概念”,它主要由普遍的社会常识和实际应用来界定,人们可以从“信息-知识-智慧”这一模糊分类体系中去体会智慧的内涵。该书还提到若干心理学家对智慧的理解:保罗·贝提思认为“智慧的判断或行动”能够反映出对人类世界运作机制的理解。罗伯特·斯腾伯格认为,智慧的判断涉及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平衡各种因素的能力和品质。盖伊·克拉克斯顿则认为智慧很难捉摸,它常常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但智慧的行动有一些征兆,而且我们可以培养出能够促成“智慧的行动”的观念和思想状态,例如,放眼全局,既抱着同情心,也秉持一定的超然态度来看待事物;暂时搁置个人安排;包容复杂性;采取多元化视角等。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比较宽泛地将智慧定义为以高品质思维为核心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思维、行动、效果三个维度可将智慧的基本特征表述为:目光深远、善用规律、行动的回报率高。也就是说,这几方面表现越好智慧越高;反之,目光短浅、鲁莽行动或感情用事、行动的回报率低,则可以认为是缺乏智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教的智慧与学生学的智慧都可以大体上从这几方面进行探究。

二、为什么要提倡“智慧课堂

现实教育中的诸多现状,显然未能满足我们“目光深远、善用规律、回报率高”的智慧期待,对提升学生的人生智慧也非常不利。

1.片面地为考试而教不利于学生满足社会需要和适应时代发展

由于教育评价改革滞后等原因,多数教师还未能很好地走出为考试而教的误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愿望未能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体现,学生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依然薄弱,学生满足社会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令人担忧。

戴维·珀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书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值得学习的、有生活价值(lifeworthy)的知识在不断膨胀,在全球范围内,有远见的教师们都试图实现“六大超越”,即:(1)超越基础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创业精神等关键能力与品质;(2)超越传统学科,关注生命伦理、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最新理念以及其他新的学科领域;(3)超越彼此割裂的学科,挑战跨学科的当代现实问题;(4)超越区域观念,关注全球化的理念、问题与学习;(5)超越对学术内容的掌握,鼓励学生思考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现实世界;(6)超越既定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选择。显然,这六大方面都需要教师们改革传统教学,追求“智慧课堂”。

2.教法落后、被动学习导致教学低效

教法落后总体上可以归结为未体现以学生为本,实现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转变。教师讲得过多,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少;死记硬背多、动手实践少;知识支离破碎多、整体贯通少;知识灌输多、学习方法训练少。传统课堂教学让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教学投入的“回报率”低,实际就是教师缺乏智慧的表现。

3.过度的重复训练损害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训练,当它进行的时候,应该满足一种对智慧的自然的渴望”,“鉴于知识的能动性,教育中过分严格的训练是极其有害的。积极而富于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有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产生”。现在,教师们往往在精选例题和习题方面下的功夫不够,又出于对“知识点”落实的担忧,就将希望寄托在题海之上。大量的练习册、测试卷让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失去了课外阅读和探索、拓展的自由。这种不“智慧”之举,大大损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消耗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潜能。

4.视野狭窄、学科壁垒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作为完整的人,需要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需要解决实际生活中无学科之分的实际问题。但是,一般教师只关心自己学科的知识点、考点,不愿意挖掘学科对学生成长有益的思维价值、育人价值、应用价值,并以“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为借口对相关学科知识不愿意涉及,更谈不上整合,狭隘的学科视野使学生的思维被分割、被阻隔,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创造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因而,我们需要更具智慧的课堂来解决这个问题。

5.未能有效突破班级授课制的局限

统一要求的班级授课制的最大局限是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别是对学得快的和学得慢的“两头”学生显得尤其不公,在造就一批“学困生”的同时,又使资优生未获得更好的发展。智慧课堂就是要通过有效利用班级内部的人力资源,让教师具备“千手观音”的智慧,来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智慧课堂”的基本框架

“智慧课堂”是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课堂,它注重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思维方法、价值信念、学习方法和行动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终身发展的能力。

1.智慧课堂的目标

智慧课堂以提高学生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为目标。学习是为了应用,即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是创新创造。提升智慧是为了实现终身发展,终身发展的理想境界是成就美好人生,达到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身体健康等目标。

我们将智慧定义为以高品质思维为核心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虑到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我们将终身发展的能力(也属于广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列提出来。根据现有的经验,我们认为“学生智慧”的主要组成要素应包括思维方法、价值信念、学习方法、行动习惯、迁移和综合应用能力等,“智慧课堂”要更多地关注这些目标的实现。

2.智慧课堂的基本途径

智慧课堂的基本途径是智慧地教、智慧地学。相对而言,智慧地教是手段,智慧地学是目的。一流的学生会自己总结出智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智慧教师的任务是让更多的学生智慧地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智慧学习的总体原则,学生要在这些总体原则下建构有助于终身发展的思维方法、价值信念、学习方法、行动习惯、迁移和综合应用能力。

智慧地教,最根本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学得充分、快乐、深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夸美纽斯也说过,寻找一种方法,让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能等一等的就等一等,能憋一憋就憋一憋,所谓“静待花开”,学生学得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学生自学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必讲,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内部交流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必讲,小组之间交流都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进行启发引导。智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评价者,他的智慧体现在自身角色的转变,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他的智慧要更多地体现在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通过“授之以渔”来提升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当然,学校学习的很多知识都是间接经验,不可能也不必要事事都由学生探究,即进行“发现式学习”。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本身具有接受能力,有些知识完全可以根据“有意义接受式学习”的原理由教师直接传授,将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层次的加工整理以及综合应用。

为实现智慧地教,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一是学科智慧,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教育价值、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学习方法要有透彻的了解。二是学习科学,了解学习科学的有关理论,能让教学更科学有效、改善教学策略更自觉、总结教学经验更可靠。三是组织管理学,学习组织管理学,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发挥团体动力的作用,使班级授课的局限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四是跨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能让学生因思维的融会贯通而享受学习、感受知识带来的激动,能支持学生建立更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综合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人生智慧,教师有着比青少年学生丰富得多的人生阅历,教师将自身体会到的以及所理解的古人总结的人生智慧传授给学生,既是立德树人的需要,也是成就学生美好人生的需要。

3.探索智慧课堂的学科标准

智慧课堂终归要依靠各学科的教师来实现。各学科的教学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自身的特征。文科、理科、技术技能型学科的智慧课堂标准应有各自的特色,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也要有不同的侧重,学科教师团队要共同建设智慧课堂的基本标准。当然,即使是相同学科同一课型的教学,也要根据班级的实际进行调整,不同的教师还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智慧课堂基本目标、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课堂的样态应该是百花齐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