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回顾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传统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特色->传统文化->正文

发展“美好教育”,培养有个性的中国好人

时间:2018年09月29日 10:35    来源:    作者:杨世海    阅读:

发展“美好教育”,培养有个性的中国好人

--天成学校“美好教育”办学思想体系概述

杨世海

“美好教育”核心理念:天赋潜能,成人之美

天成学校创办于2010年,是万象天成小区的配套学校。“天成”的最直觉含义是“天然形成”,是人们对自然美的一种赞叹,或者是“天人合一”境界的某种体现,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万象天成”小区开发商构造出如此诗意的名称,借以提升小区的品位,并满足业主们的某些心理需求,这是颇耐人寻味。

理想中的教育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天成学校创校校长――唐文红校长坚信“教育,让生命更美好”,反映了她深沉的教育情怀和对自己教育理念的自信,这就是“美好教育”概念的来源。

我们都有朴素的理想,要让教育成就孩子的美好人生,要让孩子因教育而找到更理想的工作、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有更高尚的精神追求。但是,现实中的教育行为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如为了追求考试高分而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考什么教什么,不考虑孩子的个性、特长和好奇心;体育也已纳入升学考试范围,但并没有培养起学生的体育爱好、锻炼习惯、专项技能,学生只是通过枯燥的体能训练应对考试;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家长不惜花重金送孩子上课外补习班,“中考高考状元”不再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却成为培训机构的形象代言人屡见于报纸的大幅广告中。孩子也许上了名校,也许找到了好工作,但是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吗?他们能真正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吗?他们能真正实现美好的人性而不致沦为“精致的利已主义者”吗?现实中的反例比比皆是!

因此,在发展“美好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对当前的教育怀有一种警惕和反思,我们更愿意将生命放在第一位,以“生命因教育更美好”作为“美好教育”的使命,作为检验教育的最高标准。我们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要促使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唐文红校长以她的智慧和情怀,为天成学校的美好教育提出了核心理念――“天赋潜能,成人之美”,从而个性化地、创造性地诠释了“天成”校名的含义――这一独特的解释与《中庸》的开篇名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人的天赋究竟有何不同?一个人究竟有何潜能?这是古今难题!不过,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他为智能设定了基本的判准,并发现了智能的不同的种类,如言语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自知自省、自然观察等。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不一样,每个人的优势智能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异我们在现实中也能感受到。认识个性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基础,也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同时也是选人用人的重要前提。

但是人的发展的最伟大、最神秘之处在于可能性。我们不能凭一时一事或简单测试就下结论,认为某人的某方面智能不行,因为意志力、教学方法、个人机遇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智能开发。因此,我们对教育怀有一份质疑,我们对生命怀着一份敬畏,我们对人的发展更有一份美好的期待。

除了智能结构方面,我们对“天赋潜能”还有另一方面的理解,就是认为人有向善的潜能,或者说“人性向善”。我们学习孔孟之道,了解到人性的伟大其根本在于精神追求,一个人只要真诚就能向善,继而择善固执,最高境界是“止于至善”(傅佩荣论儒家“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因此,向善向上的人生是美好的人生,正所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作为教育者,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孩子的美好人性,发现孩子的天赋,发展孩子的潜能,这就是我们的价值追求――“成人之美”。问题在于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美”,即美德各有特色,天赋潜能各有千秋,如何才能成各人之美?从教育改革的实践来看,增加教育机会、增加教育的选择性是最可靠的操作策略。目前我校推行“美德银行”、“班级道德秀”、“出彩天成人”、创造月、运动会等活动,以及开展星级学生、个性达人评比,开设各种社团课程等等,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育机会,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而具体到每一堂课,如何实现成人之美则又是一个大课题。这就是我们提出“智慧课堂,成人之美”的教学理念并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因。我们的理想是在每堂课中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力所能及的发展。

培养目标:有个性的中国好人

“美好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从以上“天赋潜能,成人之美”的分析可知,“各美其美”是我们的追求,也就是每个人应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应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但是,人的本质是社会性,再“美”的个人最终要在与别人的关系中实现自身价值,实现“美美与共”。因此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成为与人和谐相处的、给别人带来福祉、给社会创造美好的“好人”。

好人也是多种多样的。具有“中华十德”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人是好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是好人。与智能的多元性类似,美德也是多元的,每个人的美德各有侧重,但归结起来,从结果来看,我们有一个非常通俗的判断标准,那就是“我好、你好、世界好”,也就是说兼顾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界的利益平衡,这样的“好”才是可持续的“好”。

为什么“好人”还要强调“中国”?因为中国人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个性和民族自尊。当然,“中国好人”也要有世界眼光,我们也要了解普世价值,在宣传我们的价值观的同时也要学习世界上的其他先进价值观,成为与时俱进的“中国好人”。

必须澄清一点,所谓的“老好人”不是真正的“好人”。这种人是儒家所批判的“乡愿”,这种人谁都不得罪,没有原则,他只是怕承担责任、怕得罪了别人对自己不利,实际是包装过的自私自利者,是虚伪的人。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服膺真理的人怎么可能是没有原则的“老好人”!

还必须指出,“有个性”与“好人”是辩证统一的。人人是“好人”而没有个性,世界安宁而缺乏丰富色彩和生命活力;不做好人,只发展个性,人人我行我素甚至胡作非为,则世界永无宁日,社会人人自危,人类那有美好可言!

有个性的中国好人,他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子?儒家提出的“‘智、仁、勇’三达德”给了我们成长方向――他有自己独特的智能,有仁爱之心,能勇敢行动。古代的诸葛亮、范仲淹、李时珍等等,现代的周恩来、钱学森、雷锋等等,这些人物的“智仁勇”境界,给了我们多大的震撼和示范啊!

办学目标:学生喜爱的美好学校

我们坚信“天赋潜能”,我们追求“成人之美”,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尊重,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体验成功和自信,这样的学校学生能不喜欢吗?!在这里,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认识美好,感受美好,创造美好。在这里,阳光雨露尽情欣赏,生命之花尽情绽放。我们决不拔苗助长,我们决不透支未来,而是水到渠成地静待花开。我们既让生命体会当下的美好,我们又着眼生命的美好未来。

校园美好,美在景观和谐自然,而不是片面追求“高大上”;美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不是为了炫耀资历、展示其表;美在人的心灵和精神丰满,而不是表面的整齐划一;美在各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师生、家长、社会人士沟通无障碍,人人共建美好学校,人人在此获得正能量。

学生喜爱学校是因为学校好玩,学校能满足他们的价值感、好奇心、求知欲,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有温暖、有真情;学校不会歧视任何一个人,学校是公平正义的;学校充满民主气氛,有事好商量,心情舒畅不压抑;学业负担是适中的,任务有挑战性,但更有成就感。

办学特色:传统文化,个性空间

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有关,但不一定是事先精心设计的,更不是“强扭的瓜”,它往往源于某种机缘下的关键人物和事件,在此基础上顺势而为、整合而成。

我校的广东汉乐教育是从接收盛平小学的一批学习汉乐的学生开始的,而盛平小学的汉乐教育是在爱好客家传统艺术的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开展起来的。我校汉乐团建团之初,基本上依靠外聘老专家指导,后来考虑持续传承和发展,在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本校音乐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边学边教,外聘专家的人数和次数逐渐减少,教师们的汉乐表演技能和教学方法有了显著的提高。

广东汉乐早在2006年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校有了这样一种传统艺术教育,我们就联想到传统美德和价值观的传承,因此开展了国学教育的课题研究,并获得了区教育局的重点资助。再后来,为了克服运动场地不足的实际困难,更好地落实阳光体育行动,我们找到了既省场地、又老少皆宜的传统健身项目――毽球,并得到了市毽球协会的大力支持。于是,“国学修身,毽球强体,汉乐怡情”的传统文化教育特色逐渐形成了。

我们对“个性空间”的推崇也源于我校两个关键性人物的启发。一个是轮滑高手管雨湘同学,她从小爱好轮滑,在父母的支持下成为国家队运动员,参加过多次国际大赛,获得过多次单项冠、亚军。另一个是校园诗人王汇文同学,他喜欢写诗,被罗彩萌老师发现并培养鼓励,王汇文同学因此于2013年3月在学校的资助下出版了个人诗集。这两位同学让我们近距离真切感受到了一个人个性发展、特色发展、特长发展的魅力,促使我们真心实意地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团课程,以此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同时,由于我们校训中有个“创”字,而深圳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因此,我们要以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打造“个性空间”特色的重点。2016年1月,廖济元同学成为天成学校第一个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2016年9月,我校第一个国家发明专利――宋梓楷同学发明的“一种新型安全插头”――新鲜出炉。接下来,我们要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小院士,要引导学生搞更多“小发明”,要帮助学生申请更多国家发明专利。我们要将学生的个性不断发展为创意,使学校成为“创造乐园”。

回过头来看,我们追求“传统文化,个性空间”的办学特色,偶然之中也有必然,那就是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真正追求,是“立德树人”的使命使然,是美好教育的“天赋潜能,成人之美”这一核心理念水到渠成的结果。

“美好教育”之“一训三风”

我们的校训:孝,诚,勤,创

我们的教风:明德,善启

我们的学风:自主,合作

我们的校风:和美,灵动

校训是学校共同价值观的精华,是学校建造的精神灯塔,学校期望她能指引师生的人生发展。校训的精神价值有广泛性、长效性,并对教师、学生均适用,正如美好教育所期待的那样――师生“生命因教育更美好”。

我们的校训与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她在美好教育思想体系中处于最顶端的“花果”部位(参见美好教育思想体系思维导图)。“孝,诚,勤”代表传统美德,是“中国好人”的代表性品格,是我们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人以德为本”、“百善孝为先”;“诚”即真诚、诚信,内心真诚就能向善,“至诚如神”(《中庸》),市场经济下人们更渴望真诚、诚信,缺乏“诚”使人们没有安全感,生产生活成本很高、付出的代价很大;勤劳、勤奋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根基,是实现中国梦的必备条件。“创”即创新、创造、创业,代表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要素,最高境界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个性与创造性的相关性为学者所普遍认同,我们打造“个性空间”的办学特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个性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创新创造。因此,“孝,诚,勤,创”的校训指引学生成为“有个性的中国好人”,“传统文化,个性空间”的办学特色强化“孝,诚,勤,创”的精神品格。

教风、学风、校风是学校的根基,“三风”建设落到实处,办学目标、培养目标才不会成为虚幻的图景。教风、学风描述的范围相对较窄,但与办学核心理念也有内在关联。教风方面,“天赋潜能,成人之美”的理念要求教师发现发展学生的德能、智能,坚持立德树人,因此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明德”――做“中国好人”;“善启”目的是启发学生的独立思维、个性和创新性,而不是简单灌输、死记硬背。学风方面,发展潜能要靠自觉性、主动性,因此要“自主”,不能养成“等、靠、要”的被动思维,但也不能片面地单打独斗,因为现代社会是重沟通、重合作、重团队的社会,学生要懂得求助,也要帮助别人,通过“成人之美”使学习更高效,使同学们的思想火花碰撞、聚变,在“头脑风暴”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因而学习既要“自主”,又要“合作”。

校风是教风、学风与学校管理风格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师生整体精神风貌。“和美”是指和谐、美好,“灵动”是指富有灵气、充满生机和活力。人人“成人之美”,校园自然“和美”;人人都有特色、个性、创新性,校园自然就“灵动”。“和谐,灵动”正是“有个性的中国好人”的群体表现,是美好教育背景下美好校园的应然样态。